本文转自:西海都市报
西海全媒体记者 吴梦婷
行走青海,碧波荡漾的青海湖、见证历史的古迹遗址……这些旅游资源散落在青海大地上,由一条条道路串联起来,构建起大美青海的美好之旅。2024年,预计共有5300万人次走进青海,旅游揽金516亿元,青海旅游火热“出圈”,收获了一波又一波流量。我们不禁好奇,青海旅游究竟如何释放魅力,留住八方游客?
短视频浏览量超千万
关于旅游这件事,每个走进青海的游客都有自己的玩法。登上拉脊山,追一场云海日出;站在沙索麻村,感受碧水丹山;自驾黑独山,体验冷峻和荒凉……2024年,青海一些小众景点成为年轻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,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踏上这片土地,探寻青海独特的美。
网友“盐城人在西宁海湖路”在抖音、微信等平台发布了自己在拉脊山拍摄的车流、云海、日出等视频,单个视频的浏览量超过千万。“盐城人在西宁海湖路”名叫宋孝龙,今年是他从江苏到西宁生活的第五年。2023年,宋孝龙第一次前往拉脊山旅游,当他登上山顶时,连绵起伏的山峰和开阔的视野让他感受到青海的壮美辽阔。
自此之后,宋孝龙的脚步便未曾停歇。他在工作之余,前往海北藏族自治州同宝山、互助土族自治县十二盘等地,用镜头记录青海四季的独特美景。
每一次出发,宋孝龙都会用镜头捕捉下这些美景,并将它们发布在抖音、微信等平台上。他的作品赢得了众多网友的转发与点赞,大家被青海的美景所吸引。更有不少省外的游客通过他的作品,联系到了宋孝龙,想要了解青海旅游的地点和攻略,也希望能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。
宋孝龙说,他镜头下的每一帧画面,都是出自青海的绝美风景。每一次航拍,都让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青海的大气磅礴之美。拍摄过程中,他也见证了青海的变化与发展。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,他希望能够用更多的照片和短视频,传递出青海的自然之美、生态之美,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。
乡村如何吸引游客40万人次
青海旅游的火热,与它的颜值密不可分。夏季的青海天蓝地绿,尽显高原的辽阔。冬季,雪山冰川巍峨壮观。在网络上,游客通过一张张照片和一条条短视频传递出青海生态之美、人文之美。
走进一处处乡村,游客可以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,亲手采摘新鲜果蔬,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。随着乡村旅游产品类型的不断增多和产业体系的日益完善,游客在这里获得了更加个性化、多样化的体验,青海乡村旅游的流量也不断攀升。
夏秋季节,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,处处皆美景。景区的运营不仅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活力,更带动了乡村产业的提质升级和当地群众增收致富。
村民从旅游发展中找到商机,在家门口做起了生意。他们见证了景区不断发展壮大,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成为网红打卡地,流量如潮,游客络绎不绝。
“2024年,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接待游客40万人次。”互助县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董事长任臣义说,“2024年,互助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,对景区来说,这是一个新的起点,也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。”
任臣义告诉记者,游客数量不断增加,景区也面对着更高的期望和挑战,而这也是推动景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。面对游客流量,他在不断思考如何让这份流量变为留量,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,关键在于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和文化内涵,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品牌。
新一年,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将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,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,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。同时,景区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服务水平,让游客在舒适、便捷的环境中尽享乡村之美,将短暂的游客流量转化为长久的旅游留量,让乡村旅游持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5300万人次走进大美青海
青海汇聚了一批世界级的高品质生态旅游资源。无论是常年积雪的冰峰,还是一望无际的草原;无论是无垠的茫茫戈壁、沙漠,还是桃红柳绿的河湟谷地,都构成了一幅幅原始、纯净、雄浑、壮观的大自然秀美画卷。
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主类齐全,拥有20个旅游资源亚类和48个基本类型,拥有可可西里等世界自然遗产,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、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3家;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(实验)区3个,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,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厚实的“家底”。
青海省文旅部门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持续做好“生态+文化+旅游”这篇大文章,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,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。全省通过整合生态旅游资源,优化推出多条生态文化旅游带,实施“山宗水源·大美青海”文化旅游品牌提升行动,打造高原湖泊、盐湖风光、草原花海等生态旅游打卡地,开发高原康养、生态研学、自然教育等生态旅游线路和产品,提质提升基础设施、产品业态、接待服务等,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
预计2024年青海省接待游客5300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516亿元,均同比增长20%以上。我省以生态为基底的旅游,让游客不仅能游山玩水、观物看景,更能亲身感受雪山冰川的壮美,体验大漠戈壁的雄浑,一览高原湖泊的秀美,领略山宗水源的磅礴,近距离感受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。
记者手记
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吸引着无数游人。当游客踏足青海,追寻心中的“诗与远方”时,他们也在山川湖海间,品味着一份独属于青海的浪漫情怀。
行走大美青海,旅游市场展现出其蓬勃的活力与丰富的多样性。记者在采访中体会到,自驾游、房车游、避暑游等传统旅游方式依旧备受青睐,而研学游、跟随演唱会旅行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崛起,更为青海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。
如今,“到青海来一场自驾游”“到青海来一场骑行”已成为不少外地游客的向往,这体现出青海旅游的吸引力。当沿线特色小镇和精品村落的魅力值不断提升,旅游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,青海旅游实现从“过客式”向“留客式”的转变,展现出强劲的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。